她出生于贫困的农村,父母重男轻女,她出生后就成为了留守儿童,只有年迈的外婆和大姨照顾她,因为长期缺爱导致她对自身价值感严重缺失,所以很容易就被偶像洗脑利用。
在童年时期,她动不动被凶狠的大姨辱骂殴打,也造成了她性格里极其残暴的一面。
这部剧将凶手成长的历程拍出来,不仅让作案动机更加合情合理,也让角色更加饱满完整,也在告诉观众,所有犯罪的背后都是悲凉的底色。
而且这部剧的节奏也是快到飞起,第二部全集28集,平均两集一个案件,完全不拖你带水。
说完优点,再来说说这部剧的致命硬伤。
▶檀健次角色比重过大,部分情节过于刻意
第一部的爆火,离不开男主沈翊(檀健次饰演)饰演的画像师这一职业的功劳。
画像师的本职工作是协助警方,准确画出嫌疑人的长相,帮助警方迅速抓捕嫌疑人。
但是第二部里,沈翊在破案中的作用有点过于夸大了。
画像的是他,推理破案的是他,查找监控的是他,跟嫌疑人套话的还是他!
不可否认,沈翊在破案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但是削弱其他角色的魅力实在是不太明智。
要知道在破案过程中,法医验尸,刑警推理审讯,画像师画像,大家职能不同,分工不同,互相配合,看着才会过瘾。
如今大部分活儿都被男主给干了,过度神化男主,也会给观众不真实的感觉。
而且剧中为了凸显男主沈翊的功能,把部分情节写得过于刻意。
比如第一个案子里,监控没有拍到凶手,只有部分黑影在沙发间隙闪过。
沈翊通过监控里室内的反光的物体,查看到了凶手的倒影,通过凶手的口红颜色找到了破案线索。
这个破案逻辑本身没有太大问题,但是试问哪个凶手会在杀人当晚,涂一个颜色这么怪异的口红啊?
这个设定本身过于刻意了!失去了悬疑剧院应有的真实性!
页码:上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