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到Letterboxd横空出世,在这个新晋电影评分网站上,《肖申克的救赎》竟然一次也未登顶,仅屈居第八名。
可能有人斥责区区“野榜”不值一提,也有人感叹电影经典时代的末日将至,但事实果真如此吗?
Letterboxd并非毫无来头。
自2011年创立以来,Letterboxd便以小众影迷文化社区自居。2020年疫情爆发后,其用户数从200万飙升至1200万。凭借着丰富的社交玩法,其用户活跃度现如今已远远高于IMDb。
以今年上映的全年龄向电影《沙丘2》为例,IMDb上评分数量为51.1万,评论数为2500条,而Letterboxd动员到了超过200万人打分,评论数则达到了惊人的65.2万条。
从用户年龄结构来看,Letterboxd有一半用户年龄都不到35岁,四分之一的用户都来自Z世代。
毫无疑问,Letterboxd俨然已是目前欧美文化圈最活跃、最年轻的电影评分平台,由此评选出的电影Top 250自然是代表了当下年轻人的审美趣味,某种程度上说,《肖申克的救赎》在年轻人中算是走下了神坛。
既然如此,旧神退却,新神又在何处?
自2013年Letterboxd开始统计评分前250名以来,总共有6部电影轮流登顶坐庄,分别是《教父》《自己去看》《寄生虫》《瞬息全宇宙》《蜘蛛侠:纵横宇宙》《切腹》。
这个名单是相当值得玩味的。除开《教父》不谈,苏联老片、日本老片、韩语电影、华裔科幻喜剧、动画片,这些完全有别于主流的类型,首次在大范围内得到大众影迷文化圈的高度认可,是在IMDb榜单上难以想象的景象。
要知道IMDb Top 250可是出了名的唯爱英语电影,但在Letterboxd Top 250里,却有超过一半都是非英语的原创剧本电影,至少有50部都以边缘群体为主角。
个中缘由不难解释,Z世代成长于一个电影资源极为丰富的时代,任何地域任何年代的电影 作品都可以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唾手可得,使他们迅速认识到在奥斯卡颁奖礼之外,在动作视效院线片之外,电影竟然有如此丰富的表现力,对于更多样、更包容、更个性的文化表达的需求也就随之提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