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爱杨桃

16天票房破5亿,《好东西》是女性的崛起,还是性别对立的加剧?

2024-12-11

上映第16天,《好东西》票房破5亿。

不但一路上扬。

其引发的话题,包括老登电影、妈味的讨论,也都层出不穷。

这片Sir说过很多次。

本来觉得,我们好不容易出了部这么有意思的电影,应该多多鼓励。

可最近。

Sir发现,这风向,似乎是越来越不对劲了。

简单来说:

不管是支持《好东西》的还是反对《好东西》的,都越来越极端了。

为什么会这样?

Sir今天就斗胆来掰扯掰扯这个话题。

或许会得罪很多人。

但我们更不想让一部好电影,朝着另一个我们都熟悉的方向发展。

01

先说大家吵的都是些什么。

一个焦点是:

这到底是不是一部“打拳”电影。

指责的人有理有据:

他们会说,你看这电影密不透风的台词,像极了邵艺辉讲了一段脱口秀。

几乎就是以女性的立场,物化男性。

反对的人也不遑多让:

你们看不到它的好,大多是因为自身问题。

《好东西》仅“好东西”可见。

双方杀的腥风血雨,声浪是一浪盖过一浪。

《好东西》是“打拳”电影吗?

从人物来看好了:

因为从小被母亲打压,缺乏安全感的小叶(钟楚曦 饰),在与“渣男”胡医生(任彬 饰)的交往中患得患失,在与王铁梅交流和友情中,获得了治愈,也认清了自我。

在学校里被打压,有些自卑的小孩王茉莉(曾慕梅 饰)在母亲和小叶的鼓励下,通过学习打鼓,找到了价值感与意义感,获得了自信。

而王铁梅自己,通过搬家换工作,通过认识小叶、小马等……新朋友和伴侣,重新审视了自己过去育儿、生活、事业上的问题,在遭遇了一次舆论风波后,最终选择与自己和解,接受了小马,也接受了新工作,更接受了生活。

全部单拎出来梳理,逻辑都是一致的:

角色们在互相鼓励和帮助后,或解决、或释怀了自身的苦闷和不如意,最后选择更积极地面对生活。

她们有各自的困境。

但没有一个人的困境是男人。

所以。

觉得《好东西》没那么好,就是观众本身有问题?

当然也不是。

首先不能否认的是,过于密集的台词,的确削减了影片的电影性。

这也是很多人认为其不如《爱情神话》的原因。

而更重要的:

其实是,“新”值得赞赏,但它不能与“好”划等号。

怎么说?

就拿影片中的男性角色来说。

它的确是新的。

剧中的几个角色,在国产片里你都很难看见。

这其中,是否有物化、丑化男性的嫌疑,这一点或许很多人见仁见智,我们替代不了其他人发表内心感受。

但在表达上。

这样男性形象的塑造,在“新”的同时,其实是过于理想化故事发生的环境了。

一个例子。

影片里关于“反派”的处理:

电影里最大的危机是,一个晚上跟在小叶身后带鸭舌帽的疑似猥琐男,但很快就被王铁梅“驱逐”。

现实里会这样圆满的吗?

虽然这是真实的例子。

可显然,在大多数情况下,我们并不会有这般顺利。

甚至于。

现实中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,其实大部分依旧是影片中王铁梅发表那篇文章后,在底下留言的人。

他们非但不能接受这一套女性主义思想。

更比我们想象的保守。

而邵艺辉的做法呢?

她将这个“大多数”变成了一串符号,并小心翼翼地维护电影的安全舒适感。

这非但减弱了影片的现实性。

更让影片的表达,掺杂了本不存在的甜腻。

于是。

这部影片最后就是,喜欢的人愈加喜欢,讨厌的人愈加讨厌。

没有太多可调和的余地。

可如果只是这样,就这一部电影本身来讨论是是非非的话,倒也没什么问题。

Sir举双手欢迎。

可目前看来,这讨论,显然是偏轨了。

02

是的。

虽然争吵声不断,但对《好东西》的支持和反对衍生出的争论,实际上已经跟电影本身无关。

大部分人在做的,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输出情绪。

一个关键因素:

最新文章

看完《猎罪图鉴2》,终于明白悬疑剧好看的秘诀了!

电视剧

 

阅读11261

长相思三位上榜,丁禹兮虞书欣双双上榜

电视剧

 

阅读17211

7.8分,今年的“剧王”打低了

电视剧

 

阅读12706

城管局长谋财害命,潜伏18年,输给贪欲

影视

 

阅读19454

小红才是真实的大女主

电视剧

 

阅读10794

京ICP备2022014624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