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世纪70年代,美国社会正经历着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,犯罪率与离婚率居高不下,无助的情绪弥漫在那时候的银幕之上,即使抛开恐怖片看,70年代的主流电影也比以往更加消极。
但危机也为恐怖片的创作提供了养分,成就了恐怖电影的黄金时代。
《驱魔人》
一方面,越战的泥潭与电视机的普及改变了美国人对暴力的感知。这时的美国年轻人,从孩童时代起就不断在电视上看到真实的流血冲突。这也直接改变了70年代恐怖电影的呈现形式,视觉上暴力升级,情感上则专注于对创伤的描绘。
另一方面,嬉皮运动、女权主义与性解放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基督教道德体系,人们担心对家庭结构的系统性破坏,这种恐惧广泛存在于西方世界,创作者们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点。
在这一时期,《驱魔人》《罗斯玛丽的婴儿》《凶兆》等横空出世,成为了70年代恐怖电影的代表作,稍加揣摩不难发现,其实它们都在讲同一个话题:当基督教信仰被忽视时,恶魔便露出了马脚。
有趣的是,这三部电影将恐怖主体全部置身于孩童身上,这种对宗教道德存续的悲观态度,几乎已经跃然纸上。
经济困境则是70年代美国的另一个侧面,通胀紧缩与石油危机改变了普通民众的生活,阶级矛盾日益凸显。与宗教问题不同的是,这一时期的美国电影很少直接描绘经济或阶级问题,但我们仍然可以在蛛丝马迹中感受到人们的不安。
《德州电锯杀人狂》
《隔山有眼》里中产阶级与原始人的矛盾可以视作阶级分化的寓言,《异形》里哈利·戴恩·斯坦通饰演的运输船工人即使在宇宙中,也与其他人有着明显不同的阶级诉求。
最为明显的还是《德州电锯杀人狂》。影片是以贫穷荒凉的德州乡村为背景展开,当地屠宰业被摧毁是索耶一家谋害他人的基础条件,导演在社会层面上为其开脱,在这片恶土上除了谋财害命别无其他生存方式。
正是用这些骇人听闻的电影,那个时代的电影人将艺术表达和社会焦虑融入到创作中,它帮助年轻人在时局之下,发现并面对的各类问题。反过来,这也能解释近些年恐怖电影的复兴。
身份政治等诸多社会问题仍然在割裂着不同阶层、不同文化背景的美国民众,特朗普的再次当选后,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分歧势必会更加加深。
《X》
与此同时,《断魂小丑》《致命危笑》《致命录像带》《X》等全新恐怖片崛起,它们用怀旧的视听形式包装当下的社会话题,以更加娱乐的方式提供情绪出口。